鋼錠模損壞的檢測方法
1. 外觀檢查
目視觀察:檢查模體表面是否有裂紋、氣孔、變形或嚴重磨損,重點關注模底、模壁等易損部位。
尺寸測量:使用卡尺或激光測量儀,確認模具尺寸是否超出公差范圍(如錐度偏差、壁厚不均)。
2. 無損檢測技術
超聲波檢測:適用于檢測內部裂紋、夾雜等缺陷,尤其對深層裂紋(如模底熱疲勞裂紋)敏感。
磁粉檢測:用于表面及近表面裂紋(如脫模劑殘留導致的微裂紋),通過磁粉聚集顯示缺陷位置。
X射線檢測:可發現內部氣孔、疏松等缺陷,適用于高精度要求的模具。
3. 物理性能測試
硬度測試:通過洛氏硬度計檢測模體硬度是否均勻,局部硬度下降可能預示熱損傷或磨損。
金相分析:取樣觀察顯微組織(如碳化物偏析、晶粒度異常),判斷材料是否因過熱或疲勞劣化。
4. 應力與熱疲勞評估
熱紅外檢測:掃描模具表面溫度分布,異常高溫區可能對應內部裂紋或冷卻失效。
應力釋放測試:通過敲擊法或應變片測量殘余應力,高應力區域易引發裂紋擴展。
5. 定期維護與記錄
建立檢測檔案:記錄每次檢測的裂紋位置、尺寸變化,結合使用次數預測壽命。
預防性修復:對微裂紋及時打磨或補焊,避免擴展(如采用激光熔覆修復)。
檢測工具與儀器
超聲波探傷儀、磁粉檢測設備(含紫外燈和磁懸液)、X射線機、紅外熱像儀
通過綜合以上方法,可全面評估鋼錠模的損傷程度,及時更換或修復,避免生產事故。